本報6月23日訊(記者 孫敏堅 通訊員 王子懿)“你的授課表現總體不錯,但中頻爐溫的判斷,很多時候需要用眼睛去觀察,單單隻按教材上的時間標段去調節,冶煉出來的金屬品質差異會很大……”6月10日,聽完“鈣熱還原”公開課後,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冶金材料繫系主任楊慶山教授,給自己的徒弟、青年教師陳濤分析起授課的不足。
  青年教師是學校教學科研的新生力量,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,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把“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”作為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,開展了“老帶新,師徒傳幫帶”活動。學校安排領導幹部、系部主任、教研室主任等“藍色”骨幹教師與一線的“青色”青年教師結成“青”“藍”師徒對子,骨幹教師從思想、技能、學習、作風、教法、技巧、經驗等方面,對青年教師進行具體引導和幫助。根據安排,徒弟每周聽取師傅授課,並寫出自己的收穫體會,師傅寫出指導意見;師傅每周聽一堂徒弟的課,並給予指導,引導徒弟在專業上快速成長。
  據瞭解,該院院長黃竹青教授,副院長、採礦安全專家謝光彩教授等一批骨幹教師,與青年教師共結成師徒對子30餘對。活動開展以來,青年教師自身的教學效果、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明顯提升。青年教師廖德華在該院謝光彩教授的指導下,今年接連獲得了“內磁處理器”、“鎢多金屬礦的選礦方法”兩項國家專利。  (原標題:“青”“藍”結對助成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d71tdkrf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